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

    春暖花开,一队小学生前往河边山野体验生态讲堂;夏日炎炎,参加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深入西北地区农村进行田野调查;金秋时节,一场场丰收节在各地校园里拉开帷幕……这是新时代中国大地上奏响的教育乐章——以更加新颖的教育形式、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着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以德育人,开创思政教育新格局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原则遵循和方向指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系统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学积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20219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被书中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设计深深吸引。

    20228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随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各地大中小学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教育系统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守正创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中小学的德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活动中教育和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小学生走进法院接受法治教育,让看得见、摸得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全情投入情景剧《国家的孩子》的表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渐走入他们的心中……

    2017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自此,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高等学校鼓励大学生砥砺奋进,在奋斗中闪光,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021年底,陕西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张腾飞每日志愿服务10余小时、日行30000多步,为抗疫默默付出;多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用航拍记录和展现家乡之美,用专业所学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主题教育,鼓励大学生将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的大我之中。

    ——职业教育坚持德技双修,培养思想坚定、技能过硬、竞争有力的毕业生。

    “德育强,技能会更强,就业也更有竞争力,学生的未来才会走得更好更远。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石丽体会颇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建设的足迹清晰可见。2014年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提供基本规范;2019年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些文件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非凡。

    以文化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

    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质量教育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学上上好学,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到教研工作体系建设……教育系统坚持改革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3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六部门制定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发布,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22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落实双减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一项项评估、监测结果,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80%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我国部分省份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总体成绩名列前茅。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项目实验室里,学生们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在湖北省宜昌市科技高中,编程、科创项目和竞赛锻炼培养着学生的编程思维和技术……

    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各地普通高中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使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目标更加明确,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有力支撑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持续改革,到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先后召开,人才培养改革全面展开。

    ——从产教融合到校企合作,从工学结合到知行合一,职业教育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使命。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向纵深推进。从《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今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法律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从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学生成才路径更畅通……

    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守正创新,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到岗即用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新突破

    少年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关系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20219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同大家亲切交流时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积极落实2020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持续深入开展美育建设,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在新疆伽师县,融合了音乐、物理、科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水果钢琴美育课程,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宁夏吴忠市的太阳山中心小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树叶外形,判断颜色和光线变化,描绘出形态多样、色彩迥异的叶片……形式各样的美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窗户,使他们沉浸其中。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0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并积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协同育人,在少年儿童成长的拔节育穗期,全社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撑起了明朗天空,精心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500多名学生一边推掌、冲拳、踢腿,一边喊着口号,今之责任,在我少年。明德习武,健体强身……”;在江西省瑞金市,我为母校(学校)建球场活动吸引了历届校友关注,共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如今,学校体育氛围日益浓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上升,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2021年的33%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0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绘制出了一张全学段劳动教育推进路线图……引领大中小学校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今年秋季开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走进了全国中小学,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课程。

    全国各地中小学还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意识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情怀。在山东,一片农作物种植实验田间,学生们辛勤劳动,研究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在广西,一批手艺人、传承人、老匠人带领学生们亲历传统技能的劳动;在浙江,学生们拜师茶农,体验采茶、炒茶……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谱写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华美乐章!